{title}
聚烯烃供需格局生变




聚烯烃供需格局生变


扩产高峰到来叠加经济增长放缓及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,聚烯烃供需格局未来将发生变化,预计明年市场难有上佳表现,持续低迷甚至遭遇“寒流”在所难免。

市场持续下跌整整一年。前三季度国内聚烯烃市场总体震荡下行,截至8月下旬线型低密度聚乙烯(LLDPE)、低密度聚乙烯(LDPE)价格跌至近10年来最低点,其他品种价格也跌至近5年来低位,部分聚乙烯(PE)品种出厂价已跌破了成本线。国内聚烯烃市场低迷,供求关系失衡是主要因素。2019年上半年,聚烯烃高库存始终困扰市场。其次就是突发事件较多,内外因素错综复杂,干扰市场波动。比如4月份大幅降税、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、汇率贬值、原油大幅波动等因素都对聚烯烃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,导致市场信心严重受挫。

供应全球扩产高峰来袭。国内聚烯烃处于扩产的高峰期,2020年将是新装置投产最集中的一年,市场下行压力增大。2019年仍是全球PE、PP扩能较为集中的一年,总产能将分别达到10208万吨、5607万吨(均不含中国大陆)。2020年,预计全球PE新增产能213万吨,增幅2.1%;PP新增产能约172万吨,增幅3.1%。从全球来看,亚太是最主要的聚烯烃进口和需求区域,中国PE的增量主要来自进口的压力。随着北美页岩气制PE快速发展,装置大规模扩能,今年中国PE进口量同比增长接近20%,自给率呈现下降趋势。与PE正好相反的是,近几年全球PP扩能集中在中国,PP自给率不断提高。

PP的增量主要还是来自国内。2020年国内聚烯烃供应增量将创历史峰值,供应压力空前。预计2020年国内聚烯烃供应量7573万吨,同比增加1128万吨,增幅17.6%,比2019年同期增加7个百分点。其中,PE3996万吨,同比增加525万吨,增幅15.1%;PP3577万吨,同比增加623万吨,增幅21.1%。国内聚烯烃供应将进入群雄逐鹿时代。2020年,10多套聚烯烃装置将陆续建成试车,一批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也将投产,明年一季度PP市场压力将增大,预计到2022年国内PP将过剩近400万吨。PE按每年进口增长5%计算,到2022年也将过剩200万吨左右,华东市场或将成为全球的价格洼地。

下游开工率偏低。尽管下游塑料制品种类分散,刚性需求旺盛,但多数品种产能是绝对过剩的,需求结构没有明显变化。相对上游产业的多元化,聚烯烃下游产业集中度却不断提高,且产业链转移加速,引发国内贸易环节竞争加剧,情况不容乐观。今年塑料制品工厂总体开工率弱于去年,比如10月份PE管材、PP纤维、PP塑编、电缆等加工企业开工率在65%左右,均低于去年同期。尤其是大量中小企业是拖累下游企业平均开工率下降的主要因素。受下游去库存影响,二季度塑料制品行业开工率普遍低于往年。

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,塑料企业外迁速度明显加快,中小企业整合加剧,导致订单逐步向大中型工厂集中,出口订单逐步减少。这反过来势必会造成贸易环节竞争程度加剧,市场价格易跌难涨,中小贸易商盈利愈发困难。像浙江余姚、山东临沂等地的小型塑料贸易商,近两年压力很大,生存空间越来越小。估计到2021年或2022年,中小贸易商将退出市场。

(文章来源:中国化工报)






上一条:丙烯再迎扩能高峰  下一条:库存居高不下 PVC市场静待需求“春风来”

时间:2020-1-20 9:42:04 | 阅读共3809次 | 打印本文 | 关闭窗口